第344章:蜀国灭,神州一统(2 / 3)

陛下求我做太子 景以 3566 字 9个月前

刘备正在雷霆大怒:“吐蕃背信弃义,他们是在引狼入室啊,等着吧,大隋也不会放过他们的!”

“孔明,大隋的兵马势如破竹,正在朝着皇都攻来,现在该怎么办?”刘备看到诸葛亮来了,立即问道。

诸葛亮回道:“陛下,隋军这支兵马虽然杀的我们措手不及,但他们只有五万兵力,就算逼近皇城也不用担心。臣的意见,抽调四万兵力阻拦对方即可,现在依然要防备的还是东面的隋军。”

的确,仅凭四万兵力就想拿下隋国皇都,怎么可能!再来十万才算有可能。

杨霜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,这四万兵力的确攻不下蜀国皇都,但是贾诩有其他计划!

按照贾诩的计划,这四万兵力攻占了蜀国最西面的最大城池姚州城,然后就没有继续进攻,而后依托于姚州城,开始了防御。

接下来,这四万兵力俘虏了数万蜀国百姓,驱赶他们前往姚州城的南边,那里有很多支流,正是金沙江的支流。

众所周知,长江起源于青藏高原,是由无数支流汇聚而成,才有了长江在南方的奔涌浩瀚。而像这样的支流,水量并不是特别大。

但是当无数支流的水量汇聚在一起,突然爆发,那威力可想而知。

接下来,一项浩瀚的工程开始,那就是沿江选择多个区域,开始填石,提高江水的水平面。

这一项工程还依托于天气,秋冬两季水量减少,正适合这样操作,而当来年春季,雨量暴涨,这个工程的效果才能真正凸显。

没错,按照贾诩的主意,大隋准备采用水攻。

在上游河道拦截水流,当蓄水量达到一定量时,用火药炸毁各个拦水坝,这样河流汇聚成洪,朝着下方奔涌而去,而皇都就在下游!

兵马之力岂是水火之灾能比的?

而大隋士兵的操作自然瞒不住蜀国,诸葛亮知道后,脸色巨变。

人有失手马有失足,他千算万算,没算到大隋的计谋这么阴险,竟然用水攻,一旦这样的操作成功,那皇都周围将是泽国,所以必须阻止!

所以诸葛亮立即向刘备说明情况,获得刘备的恩准后,又抽调更多的兵力西去,阻止大隋的阴谋。

…….

此时的杨霜和贾诩,也收到了最新鹰隼情报,知道了诸葛亮把东面的大量兵力调去了西方,阻止大隋用水攻。

“文和先生,诸葛亮中计了!”杨霜笑着说道。

贾诩抚须说道:“想骗诸葛亮真是不容易啊!”

杨霜笑道:“平波侯的战船已经到地方了吧!”

原来从一开始,说服吐蕃借道,并派兵占领姚州城,并准备用水攻,都是连环计,目的就是为了欺骗诸葛亮,让他不知道大隋的真正意图。

此时的蜀国大约有三十多万兵力,二十万在东部戍守,防备大隋大军。剩下的兵马都调去西部,阻止大隋的水攻阴谋。

其实这些都是连环计的一部分,贾诩整个计谋中,是为了隐藏另一支兵马,那就是平波侯的兵马。

平波侯平定琉球,消灭魏国余孽后,就把琉球当做了一个海上基地,在那里驻守了大量兵力和战船。如今,这支兵马正好派上用场,平波侯亲自率领兵马,乘船绕过东沙群岛,绕过振州(海南岛),进入北部湾,从爱州登陆。

登陆后的隋军相当于进入了蜀国的第三防线内部,随后急行军,直接北上,并且从后方偷袭了蜀军,然后清理通道,直接将蜀国的第三道防线撕开一个口子。

有了这个通道,就如同决堤的洪水,自然势不可挡,源源不断地隋军穿过防线,朝着蜀国皇都进发。

到了这一步,蜀国的三道防线彻底告吹,再也阻止不了杨霜的步伐了。

消息传回蜀国,诸葛亮心中悲凉。他万万没想到,大隋为了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