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章(1 / 2)

穆梳未为陆家生子女便守了寡,这类寡妇被称为伞下寡,若要改嫁也可,就是要晚上出嫁,且只有女方独自一人前往夫家。

陶先礼偏不要,硬是要白天热热闹闹的将人娶进门,穆夫人倒是担心不和礼仪,倒是穆梳并未反对。

隔天一早,陶先礼领着一群人浩浩荡荡,吹锣打鼓的往别院去。

这迎亲队伍让人不禁想起当年陆谨带着穆家一行人归京时的情景,今日这阵仗比起当年,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,光是聘礼,就足足有三大车,更别提用扁担挑的。

迎亲队伍一边走一边大发喜糖,孩子们追着新郎官,这做生意的也撇下手里的事,纷纷围到街边看,各自议论纷纷。

穆梳穿着素雅的衣物,由老妈子陪着出门,走到与迎亲队伍约定好的桥头上轿子,媒婆喊道“莫跟来,莫跟来。”

有小孩听了不懂,扭头询问爹娘,被急忙捂住嘴巴,原是寡妇出嫁时都得徒步到半路再坐轿,为的是让前夫的灵魂不会一起跟到新家去。

等接新娘子的轿子返程,从正门进的时候,路边的百姓又是一阵交头接耳,哪里有娶寡妇当正室的,又哪里有嫁给名门后又再改嫁给仆人的。

多少员外娇滴滴的女儿不娶,偏偏要娶一个寡妇当正室。

明明嫁了个名门,又是有名的贞节女,偏偏要自毁荣誉,还嫁给了一个仆人起家的富绅。

这嫁也嫁了,娶了娶了,偏偏又是以这样惊世骇俗,不符礼仪的方式。

无论外头人如何议论,至少陶家今日风平浪静。

穆梳坐在婚房里,仍凭婢女往床上撒着桂圆红枣。

她十八岁出嫁,十九岁守寡,二十四岁改嫁,兜兜转转,还是做了他的妻。

外头有脚步声,她紧张得揪着手帕。

婢女们见新郎官来了,便笑着开了门让他进来,推推搡搡的出了门。

她看着陶先礼迎着烛火而来,终是笑着伸了手。

穆梳过门后,下人听话,事事都不用她操心。

守寡那几年,她已经耗尽了对外头世界的向往,每日呆在家中也不嫌烦闷。

穆夫人时常来看女儿,却总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,个把月后,一日,她在园里散步,见有人不断的往园子里丢石头,便喊下人去把丢石之人抓来,哪里知都是一些小孩子。

孩子一见她,便唱起了歌谣。

“穆家寡妇了不得,嫁了公子嫁仆人。”

“陶家小子变老爷,穆家小姐变娘子。”

婢婢女赶紧去捂小孩的嘴,轰几人出去,也不敢去看夫人的脸色。

一下午,穆梳便从仆人嘴里将事情听了个大概,她在家里不闻窗外事时,外面已经是一片闲言闲语。

太阳落山时,陶先礼准时回家,近来生意不怎么好,以往合作的老爷们也都各自使绊。

郭策早就提醒,若是他娶了寡妇当正室,定当是会被那些员外老爷瞧不起的,特别是那些本想将女儿嫁给他的那些员外,更是会觉得受了侮辱,如今倒是一一应验。

“老爷,今日李家来人了,说是下一批货暂时不从咱这买了,您看”采办心惊胆战的问。

陶先礼恶狠狠道“随他们去,若是再有人以此事要挟,别说是不向我买,我倒是不愿意卖。”

临近大厅,采办知趣的闭嘴,陶先礼带上了笑,这才进屋去。

穆梳知晓外头已经传成了什么样子,但陶先礼不说,她也不问,一日她想出门,看到对方脸上紧张的神色,便也打消了出门的念头。

陶先礼不敢让穆梳出门,担心她听到外头的闲言闲语,又勒令仆人守口如瓶。

可是这流言蜚语就像是长了翅膀,传得沸沸扬扬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