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章(1 / 2)

他刚回到家中,小厮便道有客人已经等候良久,原是郭策。

郭策发迹后,娶了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,那女子大字不识,生了孩子后身子臃肿,家中也不富裕,但郭策还是疼得很,这几年都没动过纳妾的念头。

夫妻两第四个孩子刚满月,两人正逗着乐呵,看见陶先礼来了,女子有些拘谨,打过招呼后带着孩子出去玩。

两人说了几句吉祥话,郭策打趣“你要再不成亲,我家最小的孩子都要打酱油了。”

陶先礼悠悠回答“酱油铺离家近,小厮跑得也快,不需要担心没人打酱油。”

郭策哈哈大笑,见四下无人,压低声音靠近,“倒不是我说你,知道你对陆夫人有想法”见人脸色猛的发沉,他砸砸嘴,“知道你不爱听人喊她陆夫人,那我叫她穆夫人总行了吧。”

陶先礼面色稍和缓,递过一杯热茶,“她那性子,若不是心甘情愿嫁我,还不如不娶,这区区几年,我等得起,就是再来几年,我还是等得。”

郭策若有所思,这两人相遇,也不知谁幸谁不幸。

他今日来可不完为了拜年,这两年边关战事吃紧,临近城镇物价飙升,若是能够来回走一趟,可以大赚一笔。

陶先礼又想,此次路途甚远,只他们两人之利,能牟利,但不能谋大利,倒不如等农忙过后,召集愿意一同前去的百姓,付他们钱,让他们照料马车货物,路上也避免被流寇袭击。

两人一拍即合,就等着农忙过后开始张罗此事。

年刚过,穆老爷却没等到开春的雨,额头上的伤口始终不见好,整日喊着头疼,身子一会冷一会热的,后又发起了胡话,说什么也没人听得懂。

一日穆夫人去福庙拜神,穆梳前来探望爹,听小厮说睡了个把时辰还未醒,她便进去看了看,见人躺着,也不忍吵醒,便让他睡去。

可又再过了一两个时辰,她渐渐有些不安,便想把人叫醒,进屋被子一掀,人已经是冷冰冰的。

穆夫人没了丈夫,穆梳没了爹,穆家没了男人。

穆梳又将头上唯一的玉钗摘下,她本想操持后事,但穆夫人不让女儿抛头露面。

正一团乱的时候,陶先礼穿着仆人才穿的粗布衣裳踏进了穆家家门,又当起了穆家的下人。

穆老爷的灵堂就放在大厅里,来祭拜的人络绎不绝,陶先礼和管家一起,既要顾及来吊唁的客人,又要分配小厮婢女的活,忙得脚不沾地。

哀乐中,他不敢看看着披麻戴孝跪在灵堂前烧着纸钱的穆梳,若是看了她的眼泪,那便是什么都不管,也想上前去将人紧抱在怀里。

深夜,穆家人在门前十字路口烧纸钱,生怕穆老爷回魂的时候找不到家门口。

穆夫人哭了一日,体力透支,被婢女扶着进屋休息,天上下着毛毛细雨,火光将穆梳的脸照得蜡黄。

手上的纸钱被拿了一半去,陶先礼挑旺炉火,两人一言不发的烧着纸钱。

纸钱烧完,穆梳起身,因双腿麻痹,头又一时晕得很,踉跄起身差点摔倒。

陶先礼扶着她,触碰到冰凉的对方,各自哆嗦了一阵。

她摆摆手自己站定,临走时真心实意的道了谢。

三日后,穆老爷下葬,那日又是细雨绵绵,穆老爷一生未有儿子,女婿也死了,无人带头抬棺木,又是陶先礼亲自上阵。

那金丝楠木重得很,他往肩头上垫上厚厚的软布,就这么扛起来了。

山路被雨水浇得湿软难走,一行人前行缓慢,好不容易走了一半,山路又被泥水冲刷,塌了一半,众人只好绕路。

便是大老爷们,这么来回的倒腾也累得够呛,穆家的两个女人却始终挺直着腰板,不发一言的走在前头。